1989 年 11 月柏林圍牆倒下,蘇聯瀕臨崩解,而就在高牆倒下一週後,位於東歐的捷克斯洛伐克(Czechoslovakia)在沒有大規模武裝衝突的情況下,實現了政權更迭,不僅結束共產黨的專制,還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幾年後的和平分裂鋪路,史稱「天鵝絨革命」。正好生於共產主義終結前夕,Maria Svarbova 有幸在自由的環境度過她的童年,只不過極權時代遺留的氛圍尚未遠離,關於秩序與規律的美,仍在空中飄盪,無形中影響了 Maria 的美感養成。
2014 年,這是 Maria 從事攝影工作的第四年,這年春天,她為了拍攝一組女性泳者的影像,來到家鄉斯洛伐克的茲拉特莫拉夫采(Zlaté Moravce)鎮上的公共游泳池。當時熱衷於捕捉情緒與張力的 Maria,帶著相機走進過去從未踏入的室內游泳池,原先應該對準選手的鏡頭,卻澈底分神於泳池的空間氛圍。拍攝結束之後,Maria 按照慣例打開相機,查看裡面存放的影像,然而有趣的是,她怎麼找都沒有找到半張人物肖像照,反倒是拍了不少泳池的空景,畫面寧靜而廣闊,宛如一座宇宙。
"(The Tribune)", Maria Svarbova, 2016, © Maria Svarbova
在社會主義時代建築及空間的美學喚起 Maria 的審美經驗之前,她其實多半拍攝情感鮮明,整體視覺呈現偏商業感的作品,或許是心中早已厭倦過於豐富的情緒,才會深受冰冷井然的場域吸引。在拍攝完茲拉特莫拉夫采的泳池一年後的某日,Maria 重新看了自己拍攝的第一張以泳池空間為主體的照片,她認為在這之中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層面,於是開始研究,並持續走訪斯洛伐克各個城鎮的游泳池,找來身著鮮艷亮色泳衣的模特,時而面無表情的浸入水中,時而雙眼直視鏡頭,在池畔遊走,最終這場空間、色彩和氛圍的實驗,成功開創出她最標誌性的《Swimming Pool》系列作品。
"(Swimming Pool)", Maria Svarbova, 2014, © Maria Svarbova
在精心構築的夢幻場景中,雖然不是絕對,但 Maria 影像中出現的人物多半是女性。有關這點,Maria 表示模特不帶感情地身處蘇聯時代的建築,不只是象徵社會體系與女性之間,關於控制與被控制的隱喻,更是她身為藝術創作者,支持女性賦權(Female Empowerment)力量的正面回應。Maria 相信,藝術是表達意見和價值的重要形式,而這份普世情懷,透過影像跨越了文化限界,與觀者共感。「當我望向觀景窗,我看見一個平行世界,一個在不同時間維度運轉的想像世界。」Maria 感激自己擁有的自由——思想的和創作的,這一切讓她得以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快門,每按一次,理想世界似乎又更近了一步。